首页>>新闻中心
近日,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表彰重庆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来自院调查监测中心的查威同志荣获“重庆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查威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曾多次参与国家基础测绘、应急测绘和其它重大测绘地理信息项目实施。在平凡的岗位上,他恪尽职守、始终如一,努力钻研各项业务技术,逐步成长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和项目负责人。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国家2017年起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旨在全面细化和完善土地资源类型、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掌握详实准确的国土资源现状和变化情况,对提升国土资源管理精准化水平,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市渝北区地处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三条山脉,是典型的“三山夹两槽”地势,地形复杂、地物破碎、图斑复杂多样、地形地物变化快、变化量大,项目在图斑解译、外业举证、图斑变化更新、图斑上图入库等工序上的工作量较大,使渝北区国土“三调”工作面临一定挑战。
针对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技术要求高等难题,查威统筹规划,精心制定了详尽的生产进度计划。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他将调查任务进行拆分,采用专人专责的项目管理模式,建立了小组长责任制。他利用小组长对本乡镇内地形地貌、植被等情况熟悉的优势,让各小组长定点负责自己区域内的图斑解译、外业举证、图斑更新上图等工作,对项目顺利推进和成果质量的管控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
要守住质量底线,首先必须全面准确把握国土“三调”的质量要求,了解技术细节。查威及时研究分析国家下发的国土调查技术规程、补充技术要求以及地方的各项要求,认真分析整理已有资料,梳理技术要点,理顺技术路线,详细编写项目设计书、项目操作指导书等技术文档。他还及时跟进学习国家和地方下发的补充技术要求、问题回复等,吃透弄懂后组织作业团队进行交流研讨,让大家能够准确把握工作的重难点和质量控制的关键点,确保项目质量。
由于项目部分生产人员是第一次接触国土调查工作,在图斑解译方面缺乏经验。在项目试生产阶段,查威组织生产人员来到野外实地,对影像进行内外业核实对比,让生产人员认识、理解影像与实际地形地物的联系,同时建立样本库,通过试生产的方式锻炼队伍。为解决项目区图斑破碎、地类综合取舍和地类判定把握不准等困难,他和团队成员一道对首件成果进行详细检查,将检查意见形成技术文档供大家学习,统一了技术标准,提高了生产人员图斑解译、图斑判定、属性判定的能力,大大提升了地类判定的准确性。
项目生产需要使用多种地理信息软件,为了让大家更快掌握软件使用方法,查威认真摸索软件使用和功能操作,并根据项目特点整理成简单易懂的操作手册,极大提升了生产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生产效率。为提高工作质量,针对项目数据量大、数据属性多、生产时易发生错漏等问题,他全身心投入到对编程知识的学习中,努力钻研学习FME软件,编写实用小程序,对数据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并纠正数据的错漏,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
项目区许多地方杂草丛生,道路荒废,坡陡坎高,不易到达,安全隐患较大。即使到达实地,也因地形高差和灌木杂草的影响,使举证照片拍摄效果不佳。针对这个痛点,查威引入无人机举证新技术,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安全隐患和工作强度。
在渝北区国土“三调”实施过程中,作为项目负责人,查威肩负着资料分析、流程梳理、生产培训、技术问题解答、质量控制、数据入库、工作交流汇报等多项职责,他总是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做好工作。在项目攻坚的关键时刻,他和团队一起长期无休,通宵达旦工作,一门心思扑在项目上,在大家辛勤的付出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实现了调查成果错误率仅为0.12%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了国家级核查,充分展现了测绘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也为我院履行好新时代国家基础测绘精兵劲旅的职责和使命贡献了力量。(郑文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