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扬在雪域高原的“三调”战歌
来源:地理国情监测中心 时间:2019-05-23 11:29:00 字体: [ 小 中 大 ] 保护视力色:
伴随着一曲《我们的队伍向太阳》,我院开展西藏国土“三调”的外业核查人员开拔入藏,这支40多人的队伍,平均年龄35岁,正是体力充沛,经验丰富的大好年华,其中只有三人到过西藏这种高寒高海拔,且宗教氛围浓厚的地区。为保障项目顺利完成,进藏前的安全培训和后勤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同大战前的准备,繁琐而实在。
三月,家乡已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而昌都市还紧紧揪住冬天的尾巴不放。这里平均海拔3500多米,时不时来几场暴风雪,大好河山虽银装素裹,甚为壮观,却给我们的调查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寒风呼号,犹如吹响的战歌,激励着我们的队伍一往无前。
天气寒冷零下几度,对人员设备以及行车安全都是极大的考验。虽然驾驶员都是驾龄十年以上,经验丰富的老手,但数日跑下来,他们都说这是工作以来所遇到的最危险、最劳心的地区,地面坑坑洼洼,颠簸不停,悬崖峭壁,怪石嶙峋,一不留意就会遇到落石和滑坡,甚至雪崩,潜在风险很大。加之昌都市各区县大多数乡镇的道路还没有硬化,常年雨水冲刷,石块路较多,汽车轮胎被划破的情况时有发生,高原修车更加费时费力,运气好的时候还能遇到淳朴的藏民帮忙,如果运气不好,就像有一次二组负责人朱瑞坤到芒康县一乡镇开展一检回城的途中,在一个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机耕小路上汽车发生故障无法启动,打电话叫救援因为时间太晚,修车厂人员无法赶过去,他们就只能在“丰田大酒店”里过夜,望着车窗外摇曳的枝桠,仿佛挥舞的战旗,昭示着我们大无畏的精神。
昌都市11万平方公里,下辖11个区县,我们每到一个区县与国土局同事衔接工作时,都能听到他们在诉说“二调”数据的时效性太差,完全跟不上当下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所以一再期盼我们能准确快速的提交成果。这样,我们作业人员的压力就更大了,每天天一亮就出测,晚上很晚才归。一些偏远乡镇经常会遇到停水、停电、无手机信号等情况,此时就是项目负责人最焦急的时候,因为他要时刻挂念我们的安危,因为在这里,我们就是一支战斗团队,一起经历困难,一起完成任务。
西藏之大,气候变化之快,在我们的一次次转场中可见一斑。从江达县到边坝县,全程约700公里,一路爬雪山,过草地,观朝阳初升霞光万里,看蓝天白云艳阳高照,历阴风怒号大雪纷飞,赏弯月高挂树影微斜,仿佛一日经历了春夏秋冬,任务的紧迫,促使我们一路狂奔,这让我想起了赤水河畔的急行军。西藏国土“三调”工作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全面摸清这里每一块土地的利用现状和权属情况,获取国土资源管理的专题数据,为藏区发展积累扎实的基础资料,就如同打一场战役,集全院之力一起攻克。想起无数个日夜,领导殷切的关怀,内外业密集的沟通,我们的斗志更加昂扬。让我们继续挥洒汗水和热情,谱就一曲雪域高原的“三调”战歌。(王中华/文)
微信扫一扫添加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