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正风华 去跃青骢马 ——记基础测绘中心技术骨干杨文佳
来源:基础测绘中心 时间:2023-10-26 16:39:42 字体: [ 小 中 大 ] 保护视力色:
“佳哥,早点休息,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忙。”
“等我把这幅图检查完再说吧。”
这是西藏项目负责人和质检员杨文佳之间的一段简单对话,也是杨文佳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真实写照。此时已是青藏高原凌晨12点,基础测绘中心的技术人员为确保数据按期提交,他们还在夜以继日的工作,杨文佳就是其中的一份子。
兢兢业业、勇于创新的孺子牛
杨文佳,2005年入职重庆测绘院,在基础测绘中心是年轻技术人员中的老职工。他平时虽不善言辞,但在项目中他总是积极思考、任劳任怨。在重庆市历史文化建筑测绘建档项目中,他一人同时担任技术负责人和小组长的双重身份,从零基础开始学习点云数据处理和倾斜摄影处理的原理和技术要点。通过不断努力,他耗时半个月,全面掌握了两项数据处理技术的要点,为项目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同时,杨文佳还以项目为平台,参与并完成了院级科研项目《空地一体多源点云数据融合技术研究》,该科研项目成果实现了地面三维激光点云和空中倾斜摄影模型的无缝融合,最终成功应用于难度大、地势险要的历史建筑三维建模中,解决了部分建筑顶部点云不完整的技术问题,节约了项目生产成本,提高了项目的作业安全系数,项目成果同时荣获了重庆市能源工会“五小”创新优胜奖、重庆市科协岗位创新争先行动一等奖。不仅如此,杨文佳还结合项目需求,自主编写实用程序,实现了多达60余项的功能,在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数据处理、项目入库和质检功效,减轻了各工序的劳动强度。
技术过硬、身经百战的好战士
杨文佳入职18年来,长期从事一线技术工作,先后参与了重庆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重庆市、天津市、西藏(东)第一次国情普查、重庆市、天津市1:2000地形图测绘、海南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重庆市万州区、武汉市地下综合网管探测、重庆市历史文化建筑测绘建档、北京市基础测绘质检项目、西藏基础数据采集项目等近30余个项目。在项目中无论是担任作业员还是项目负责人,他总是冲锋在前,享乐在后。从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到编写程序,从生产作业到数据质检,杨文佳都能得心应手,从容应对。在他带领下,项目组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多个项目获得了项目委托方的认可和赞许。
循循善诱、春风化雨的好老师
杨文佳不仅善于工作,而且在技术上还乐于助人。在重庆市历史文化建筑测绘建档项目中,一名刚入职的同事被安排从事无人机飞行和大比例尺地形图生产,虽然以前在学校中学习过无人机飞行的相关知识,但面对实打实的生产项目来说,年轻人多少有些犯怵。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杨文佳让他从学习设计书作为切入点,熟知项目技术要求,再从外业像控点测量和1:500地形图测量方面着手,手把手地教授技术。在1:500地形图成果提交后,杨文佳与年轻人面对面,逐个解答和更正图幅中的问题。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新同事克服了心理障碍,逐步适应了工作压力,最终成为了飞行骨干。在西藏基础数据采集项目中,杨文佳在测区转场时,充分了解各小组三维建模流程,发现个别小组只看模型的效果,而忽略了空三报告检查的问题。随后,他结合空三质量报告,给小组解读报告中各项指标的具体含义,提高了各小组对空三报告的认知度,排除了三维模型生产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隐患。同时,面对部分模型出现分层、悬浮物的问题,他结合自己三维建模的经验,将技术方法录制为视频,分享给各个项目组,解决了多数模型分层的问题,减少了项目组修模的工作量。
“壮年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杨文佳是基础测绘中心技术骨干的杰出代表,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为院的发展添砖加瓦,打好了基础工作,让院的事业坚如磐石,一年更比一年好。(杨敏/文)
微信扫一扫添加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