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html

万里援藏路 实干显担当——记自然资源部重庆测绘院技术援藏工作纪实

来源:办公室     时间:2022-09-22 09:16:08     字体: [ ] 保护视力色:

79日至22日,为期14天的实景三维西藏建设察隅县试点前期摄影及控制点测量工作全部完成,这将加快帮助西藏建设与国家标准相衔接的实景三维建设全链条技术标准体系。8月底,作为中组部第九批援藏干部的杨海明结束了3年的援藏工作,带着西藏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授予的“第九批援藏表现优秀个人”荣誉称号返渝……这些仅仅是重庆测绘院大力推进技术援藏工作的一个个缩影。


2019年到现在,重庆院走过了3年援藏路。重庆院测绘技术人才像雪域高原的格桑花儿,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西藏这片土地上。3年来,重庆院充分发扬援藏精神,精准发力,从基础测绘服务、人才交流、技术提升、科研创新等方面立体化、系统性地推进技术援藏工作,助力西藏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和技术保障能力得以较快提升。3年来播撒下的种子,如今正结出累累硕果。


务实援藏 留下带不走的队伍


做好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开发与利用,对支撑西藏民生改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极为重要。但受特殊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等因素影响,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西藏在这方面底子薄、基础力量较弱,西藏还没有完全享受到现代优质地理信息资源所带来的红利。


2021年,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组建了卫星中心建设专班,负责西藏自治区卫星应用技术中心建设,实现全区自然资源卫星影像的生产、更新和升级。在卫星中心建设期间,重庆院派出技术骨干,通过专家指导、技术引进、人员培训、项目实施等途径,协助西藏当地测绘队伍开展了卫星遥感影像标准产品生产、卫星遥感监测典型应用、遥感监测技术体系建设、遥感专业技术团队打造等重点任务。重庆院技术团队还围绕西藏自治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自然资源执法监督、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边境基础测绘影像支撑等5个方面,建成了遥感监测专题应用系统,形成了相应的数据和报告等成果,有关数据成果在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系列地图编制、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重庆院技术专家手把手地帮助我们建成了精干的卫星影像数据处理技术团队,基本具备了常态化卫星遥感影像生产、深加工和响应多类型、多频次、多领域应用服务需求的技术能力,帮助我们实现了卫星遥感综合应用新的突破。”西藏自治区测绘院工作人员兴奋地说。


深挖技术优势 助力高质量发展


国道318线、林芝桃花、西藏雪山等独具西藏特色的旅游符号,依次显示在电脑屏幕上,游客们只需登录“天地图·西藏”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就能获得传统黄金线、朝圣路线、日喀则小环线、藏民族文化线、青藏自驾线等精品旅游路线的推荐,而这只是“天地图·西藏”在助推当地文旅发展方面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这之前,原有的“天地图·西藏”平台在运维管理能力方面相对薄弱,无法完整、准确地反映西藏自治区独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光。为此,重庆院技术团队同当地测绘队伍一道,持续投入到“天地图·西藏”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工作中。3年时间里,重庆院从事项目技术研发和数据处理的技术人员创新服务、攻坚克难,以饱满的工作状态持续推进一批新技术在平台建设中的应用,一套具有西藏特色的电子地图和典型应用平台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天地图·西藏”平台的服务能力、数据共享能力、应用拓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自然资源部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年度综合评估中,“天地图·西藏”从原来的两星级及格评价,上升到了目前的五星级好评,并且在20212022年连续两年里获评最高级“五星级”,且总得分还在逐年上升。


天地图西藏——遨游西藏.png

“天地图.西藏”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天地图·西藏”作为一个数据更鲜活、应用更广泛、使用更便捷、功能更齐全,具有持久生命力的西藏自治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已经成为了西藏自然资源部门向政府、公众、社会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一张名片。但如何进一步推动西藏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从二维平面上升到三维立体空间,探索三维实景环境中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经验与方法,成为了西藏自然资源管理部门面临地又一新的课题。随后,重庆院技术团队着手协助推进西藏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的建设及业务化应用。重庆院测绘技术人员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等技术,获取和制作了三维实景数据,构建和开发了自然资源三维实景数据库和管理平台,实现了相关数据的汇聚集成、无极浏览与展示,开展了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平台在自然资源督察执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以及边境地区基础测绘等领域的服务应用,实现了西藏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从零开始搭建到两期成果投入业务化运行,不仅实现了与全国同步建设“一张图”,部分业务应用甚至达到了“全国主流偏上水平”。


举全院之力 谋发展新篇


202268日,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和重庆院在拉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核心业务工作、联合开展新型基础测绘、推进实景三维西藏建设、深化自然资源卫星遥感监测应用等10个方面开展合作。“没来之前,我们对藏区测绘工作了解得不多,来了之后才明白了为什么组织会派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对西藏进行支援。重庆院作为国家一支重要的基础测绘力量,理应承担责任,给予西藏帮助。”赴西藏工作的重庆院技术人员都有这样的感触,“作为共产党员和测绘人,来到西藏就是代表组织上的重托,我们自然要把工作做到最好。”

重要地理信息野外调查-林芝市察隅县3-2021年11月11日.JPG

中组部第九批援藏干部杨海明同志在林芝察隅县开展野外踏勘调研。


3年来,重庆院毫无保留地从人员、技术、项目保障等方面全力支援西藏测绘工作,支撑服务西藏自然资源相关管理工作:无偿援助开展实景三维西藏察隅试点建设;完成了西藏自治区工作用图系列图件编制;援助开展了西藏自治区“十四五”时期基础测绘规划重点项目的技术论证、外业踏勘,草原确权影像保障等;选派两名技术骨干驻自治区测绘院半年进行技术指导,1名高级工程师驻厅测绘管理处开展为期1年的援助工作。重庆院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带到了西藏,传递到藏区年轻干部之中,将测绘技术援藏从“输血式”变为“造血式”,为服务自然资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动力。重庆院提供的无偿帮助、技术人员展现的干事创业的担当精神、广大干部职工的真诚、务实、敬业和负责任的态度,得到了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领导和干部职工的广泛认可。

 

重庆院正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不断推动援藏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为建设好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贡献测绘人智慧和力量。(袁杨/文)

 


微信扫一扫添加关注